第13章巨鸟-《飞越唐朝》
第(2/3)页
在李隆基退守剑门关的数月之中,粮草不继一直是困扰他的头号难题。可是一大半的金银财宝用于结好吐蕃,这虽然不能说是白花钱,但是毕竟还是将吐蕃兵给借来了。
但是粮草就显得十分的困难。
现在的剑门关之中,只有十万大军三个月的粮草,而且还不算上给骑兵的马料。
这十万大军之中,宣赞的骑兵四万,李隆基只有六万军队,几乎没有马匹。这样一来,一直以来困扰他的矛盾再次显现,粮草本来不足,可是吐蕃骑兵必须得到最好的款待,这导致本来战斗力就不强的十万大军,被唐朝在张飞峡痛击,损失五万之众。
这三日之中,他们已经开始节省粮食。
李隆基嫡系的部队每天吃一餐饱饭,而吐蕃骑兵一日两餐。
但就算是这样,吐蕃士兵将领还是大大的抱怨,说是他们享受的待遇太低了。
李隆基无奈,只得再次的放下皇帝的架子,逐一到军中安抚内外将领和士兵,极尽苦楚。
他深知,这些人刚开始龟缩防守肯定不习惯,一旦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他心中早已经打定了注意,必须坚守。
他现在甚至很恨自己当时没有主见。
安禄山刚刚叛乱之时,他手上有大量的金银财宝,若是深挖洞,广积粮,训练兵马,不和唐朝直接的冲突,他就不可能败得如此之惨。
当初李格桑在军中死,唐朝继承南诏帝位,他就不应该急着反攻,结果吐蕃的卜固怀恩部被唐朝杀得大败,反投到李亨的麾下,自己从此一蹶不振。
还有众多将领请求高仙芝去援救潼关,他就不该相信小小的一个淘河大捷,李家就已经具备了反攻的能力。
当时还不如叫哥舒瀚突围,若是成功,他自己手上至少还有十万精兵,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窘迫。
再有就是这次牛僧孺主动提请的暗袭。
本来机密无比,甚至连行军都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但是唐朝似乎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居然被他反包围,死伤如此之惨。
如此接二连三的教训,也使李隆基从一个大国皇帝的骄傲之中清醒过来。
他现在已经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大唐皇帝,只能算一个流亡的皇帝,若是再不谨慎从事,悔之晚矣。
……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多大鸟?
这天早上李隆基的士兵刚起来的时候,忽然看到营地之中布满了无数的大风筝。
每一只风筝的身上都画了一只巨鸟,有的是鹰,有的是鹞,有的又是燕,反正似似而非,给涂抹了颜色,跟真的十分相似。
“冲啊!”
蓬蓬两声,一只大鸟后面出现了一个高大的秃头汉子,发出手上的旗号火箭。
与此同时,他也发动了进攻的命令。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新唐朝的护国法王舍瓦。
他手下的精兵,每一个都是百一挑一的武功高手。
这一冲杀起来,剑阁之兵顿时大乱,因为谁也料想不到唐朝的军队,居然可以出现在自己的心腹地带。
唐朝早有准备,一听到舍瓦的暗号,随即带领大军攻城。
剑阁虽险,但是在这样的大雾之中却大大的失去了雄关的优势,因为看不清楚唐朝主力进攻的方向,而且最致命的是,舍瓦一柄厚背砍刀开路,看看的杀到吊桥之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