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镇抚司上-《大明1630》


    第(3/3)页

    “这个——”胡可鉴听到这里,不由得打了个哆嗦,声音一下子也低了八度:“你该不是说背后指使的人就是周延儒?”

    “这我可没说!”吴孟明笑了起来:“这么说吧,我觉得周大人与这件事情有关系的可能性很小,毕竟这手段也太糙了,不像是本朝阁臣的手法。不过以周大人的头脑,应该知道要避嫌的。”

    “不错!”胡可鉴点了点头,他在宫中混迹多年,对朝廷高层政治斗争的潜规则自然十分清楚。自宋代以来,以科举产生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族地主知识分子成为了帝国官僚的主力军,儒家学说、尤其是理学也逐渐成为了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一切政治行为都必须经过儒家学说的涂抹,才能具有合法性。因此在帝国内部就有许多惯例,比如宰辅大臣假如遭到谏官的弹劾,在天子表态支持前,就必须放弃权力在家上书谢罪,这实际上是君权制衡相权的一种手段,因为如果天子不想宰辅停职,他完全可以将弹劾驳回或者留中不发。像温体仁这样的大臣被刺,周延儒假如敢于置喙,立刻就会遭到弹劾,被迫去职。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出了殿门,吴孟明正要开口邀请胡可鉴一同去锦衣卫的地方一同审问那个犯人,却看到一个亲信正快步朝自己这边跑过来,神色惊惶。他心中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喝问道:“出什么事情了吗?”

    “属下该死!”那亲信跪下磕了两个头:“那个犯人死了!”

    “死了?”吴孟明闻言大惊失色:“怎么回事,我不是已经下令了要小心看管,没有我的号令任何人都不得见他,要等我亲自审讯吗?”

    “大人,属下的确是依照您的命令行事的,将其关在最里面那个牢房,还派了两个做事踏实的小旗盯着他,免得让其自杀了,只是——“

    “只是什么?”吴孟明见手下吞吞吐吐的样子,心中越发火大,若非是在大内里人多眼杂他早就一顿鞭子抽下去了,此时却只能强压下心中的怒气沉声问道:“你仔仔细细的说一遍给我听,只要不是你的责任,本官绝不会迁怒于你!”

    “多谢大人!”听到吴孟明这么说,那亲信像是松了口气的样子,口齿也伶俐了不少:“大人,我依照您的命令小心看管,午饭还送了稀粥和馒头进去,可那汉子刚吃了两口便口吐鲜血而死!”

    “该死,那稀粥和馒头呢?”吴孟明顿足道。

    “稀粥和馒头没有问题!”那亲信苦笑道:“属下一开始也以为是粥和馒头的问题,可用狗尝试了之后发现狗没有问题,剩下的粥和馒头已经封存好了,请大人去查验!”

    吴孟明看了胡可鉴一眼,用哀求的语气道:“胡公公,不如您同我一起去看看?”

    “也好!”胡可鉴暗想反正自己去看的时候那犯人已经是个死人了,吴孟明决计没法诬赖到自己身上来,去看看崇祯若是询问下来,自己也有话说。

    这还是胡可鉴第一次进入诏狱,他禁不住用好奇的目光四处扫视。在许多人的想象里,北镇抚司的牢房,即诏狱应该是极为阴森可怖的地方,到处是血腥、拷打、刑具和惨叫声。可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误解,明代诏狱位于今天北京城东厂胡同28号,从外表上看过去与一个殷实人家的院子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因为人气少了点,有点阴森。由于这里的犯人多半都是高官,入狱的原因也多半是政治而非真的犯了大罪,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因此狱中的环境其实比当时的绝大部分监狱要好得多,狱卒对犯人的态度也相当恭谨,否则即便犯人死在狱中,其门生故旧一句话也能让这些小喽啰遭遇灭顶之灾。(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