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毛妖怪(上)-《夜不语诡异档案》
第(3/3)页
打包了豆浆油条,在车上将地图拿了出来,果不其然,老男人杨俊飞给我们的坐标位置就指的是地图边缘的刻度。
“158,634。嗯,应该是在地图的宽15。8厘米,长63。4厘米的地方。有了!”我用手指顺着刻度对应着,终于食指停在了城市西南郊区,凌山中的某一个位置。
“社长给我们留的东西就在那里?”林芷颜抬头看我。
我‘嗯’了一声:“有可能是他留的东西在那里,也有可能经过他的调查,所有事情生的源头就在那里。总之我们只要去那里,离揭开真相就很近了。”
林芷颜皱了下眉头:“看这个位置,刚好是最近狼群聚集的地方,很危险。”
“再危险也要去。说不定老男人也在那里。”我决然道。
“说起来,我最近都在想一个问题,用网上的搜索工具也找不到答案。”她偏着头想了想,疑惑的道:“熊家婆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和我们所知道的那个故事完全不一样?这些事件真的和这个童话有关联吗?”
“这也是我想知道的。最近我下功夫研究了很多文献资料,但是却和这里的情况很难对上号。”我叹了口气:“关于熊家婆,其实,我以为它的源头来自于「麻胡」,这应该是不用怀疑的。「麻胡」这东西也是一种用来吓唬小孩的生物。南方叫「马虎子」,东北叫「老虎妈子」,巴渝叫「麻老虎」,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用「麻胡」来吓唬小孩子的习俗,从唐朝的时候就有文献资料考证,比如唐李匡乂的《资暇集》「非麻胡」条有提到:
「俗怖婴儿曰『麻胡来』」,唐颜师古《大业拾遗记》也说:「至今儿啼,闻人言『麻胡来』即止」。至于「熊家婆」,在渝、楚、湘、黔有「人熊嘎婆」「变婆」「野人婆」等变种,在方言中都是猿猴,山魈,狒狒之类的动物,与「马猴」,又叫做「沐猴」「猕猴」等词密切相关。在中原的「麻胡」一词传到江汉一带,极可能被讹化为方言「马猴」而且附会为猿类,熊家婆更成了人熊婆的讹传。由此看来,熊家婆就是走水路进入四川的了。”
“等一等,我都被你弄胡涂了。这个「麻胡」又是甚么东西?”林芷颜捂着额头,做出晕头转向的表情。
“所谓胡麻,在唐朝人李匡乂的《资暇集》有提到:「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脸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只如宪宗朝泾将郝玭,蕃中皆畏惮,其国婴儿啼者以玭怖之则止。”我吞了下口水:“现在只能以这个文献作为参考,其实他说的究竟有几分可信度,我也不太清楚。总之类似怖儿止啼的事情,正如李氏所说的那样,并非一个。
“清朝的赵翼在自己的《陔余丛考》卷三十九「威怖儿啼」条也举过麻秋、刘胡、桓康、杨大眼、倍侯利、郝玭、刘锜、邪律休哥、牙吾塔等吓唬孩子的民间生物,但不知为何偏偏把名不见经传的麻祜转为「麻胡」?又为何「麻胡」这个名词会各地皆似?有人说通过『辽来』这本书左证,胡麻这种吓唬孩子的传说在魏晋时候已存,但究竟是不是张冠李戴却不清楚。而且麻祜的记载是前朝旧事,相隔很久,看起来李氏之言,更像六朝小说,难免有附会之嫌。”
“我昨天自己仔细的读了几遍人李匡乂的《资暇集》,通篇废话,不过可信的地方倒是找出了两点,一是「麻胡」这种吓小孩子的生物绝非杜撰,其二便是当时民间已经不详语源,而且开始穿凿为「多髯之神而脸刺者」了。与「胡」字谐音的「胡」是个隋唐的字,源于「胡子」也就是胡人多髯的意思,东汉时许慎《说文》:「胡,牛顄垂也」,只作垂肉解,魏晋亦无胡须之义。那么「麻胡」幻化为多毛妖怪,估计也是当时的事情吧。”
(本章完)
第(3/3)页